关于组织开展信阳航空职业学院2021年大学生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系列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根据上级团组织相关要求和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百年奋斗,实践前行
二、参与人员
我校全体在校在籍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1年6月—10月
四、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和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建党10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更加强烈的出彩意识,聚焦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突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争做出彩河南人。
五、活动内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交流活动。结合“青年大学习”行动具体要求,深入校园、企业、社区等青年密集的场所,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建党100周年等新时代发展成就,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
2.“讲好河南发展故事”宣讲交流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为契机,着力宣讲好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等重大要求,感受河南发展新变化。
3.“弘扬红色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宣讲交流活动。充分依托河南红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大别山精神,围绕大别山精神开展红色教育、课题研究、助学支教、特殊关爱等实践活动。
4.“新时代 新发展 新农村”专项调研活动。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来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之后河南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喜变化,开展实地观察、村情调研、入户交流、记录变化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5.美丽乡村服务团。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意识,围绕美丽中原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农村基层、城镇和社区,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6.支教传递智慧。重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敬老助残、社区服务、公益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关爱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7.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通过产业帮扶、生态规划、乡风建设、乡村治理、文化传播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引导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亲身走进乡村,服务乡村发展,培养家国情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除以上团队类型,各学院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组建诸如“三下乡”义务家电维修、公益扶助等其他类型的项目进行申报。学生个人可积极参加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六、活动安排
(一)筹备立项阶段(即日起—6月10日)
各学院团总支应按照工作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和工作基础,广泛发动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每个团队配备至少1名指导教师具体指导实践活动,并签订《安全责任书》(附件1)报各学院团总支备案。线上或线下的组队项目均须报校团委备案,于6月10日前将《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2)及《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汇总表》(附件3)加盖团总支公章的纸质版报送到校团委,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yhkzyxyxtw@163.com。个人实践项目须报所在学院备案,实践活动结束后规范填写《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调查表》(见附件4),方可结项。
(二)项目会商阶段(6月10日—6月15日)
校团委将会对备案项目进行会商审核,对不符合实际或有潜在风险的项目不予通过,并在活动开展后对部分重点项目进行督导。各学院也要结合要求,根据工作实际开展线上线下的实践培训,确保参与实践的学生了解实践主旨,掌握实践方法。
(三)项目实施阶段(6月中旬—8月下旬)
实践团队或个人开展社会实践期间,每天向辅导员报备安全情况,每天上报健康情况和定位情况。各学院要组织、指导实践团队或个人做好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宣传实践动态、展示实践成效。
(四)实践总结阶段(9月上旬—9月底)
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实践团队或个人要认真总结实践成效和经验,并将总结材料(附件4—6)报各学院团总支审核、初选。各学院团总支在认真做好院级评比表彰工作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实践团队(不超过2项)参加校级总结评比。评比工作将另行安排。
(五)评选表彰阶段(10月底前)
学校组织评审社会实践先进部门、优秀团队、先进个人、优秀成果,并进行表彰。
七、工作要求
1.突出活动育人实效。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和教育实效,组织引领大中专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提升活动项目质量。团队组建要注重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引导学生打破院系、专业和年级的限制,灵活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组织项目实施。各学院要为每个团队配备1名专业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各团队要围绕项目内容或专业开展调研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观察,活动结束后至少形成一篇调研报告或调查报告。各团队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注意保留活动照片、视频影像等资料。
3.扩大活动参与范围。力争使每一名学生在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争每个学院都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推动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常态化、长效化。
4.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各学院团总支要在做好暑期实践工作的同时,成立宣传报道小组,重点做好本学院团队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交流工作经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在具体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及时总结并联系媒体,把实践团队所取得的成效宣传报道出去。
5.做好活动安全培训工作。各学院团总支可参照团中央青发部编写的《青春实践路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做好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和安全教育,采用稳妥的方式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共青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委员会
202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