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中青明电〔2021〕17号)精神,共青团河南省委决定组织开展2021年河南省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大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跟党走实学实干 练技能成才报国
二、参赛对象
年龄在16至25周岁(含)之间(1996年7月1日后至2005年6月30日前出生),2021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各类中职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不包括有高职的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学生)。
二、主要安排
(一)大赛内容
大赛设中职组、高职组两个参赛组别,每个组别分别设置技术革新类、创意设计类、管理创新类等3个竞赛方向。
1.技术革新类作品
主要展示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革新、质量效率提升、技术提档升级等,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新意识、创效能力。
作品包括机械与控制类、信息技术类、生命科学类、能源化工类等4大类。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建筑等领域;信息技术类包括计算机、通讯、电子等领域;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药学、医学、食品等领域;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化工、生态、环保等领域。
参赛作品应包含革新优化方案的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实验数据、效果验证报告、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潜在问题分析、效益分析及其他内容。
2.创意设计类作品
主要展示小发明、小制作和创意设计金点子等,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创意思维、动手能力。
作品包括科技发明制作类和工业设计类等2类。科技发明制作类按作品主要创新点所在学科领域,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工业设计类按所属学科领域,分为建筑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艺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和工艺产品设计等。
参赛作品应包含设计思路、理论依据、关键技术及创意创新点、主要技术指标、测试数据、效果验证及其他内容。
参赛选手应根据作品主要创新点确定所属学科专业,以接受相关专业领域专家评审。超过上述学科专业领域的作品暂不接受申报。
3.管理创新类作品
主要展示管理过程中的过程控制、制度完善、流程优化、项目管理,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的系统思维、工程思维、管理水平。
参赛作品包括财经商贸类、交通运输类、邮电通信类、制造类、餐饮类、社会服务类、金融保险类等领域。作品及其展示可采用文本、图表、图片、视频等形式。
参赛作品包含设计思路、过程优化、操作流程监视与测量、检验记录、效果验证报告、经济效益和职业素养提升评价分析报告、运行环境因素与风险管理方法、改进与完善机制及其他内容。
(二)作品申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1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创新创效成果,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其作品的合作者不得超过2人,且均需符合参赛对象要求。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均需符合参赛对象要求。申报集体作品的,以学科优势互补、专业结构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团队形式参赛,团队一般由3至6人组成,在申报时需对成员进行排序。
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作品。每个参赛作品只可选择一个竞赛方向参赛,不得兼报。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组别。每个参赛作品可配备1至2名指导教师。对于跨学校联合组队参赛的项目,需明确申报的主体学校。
2.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如作品是在其他已有作品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改进,须在作品中加以说明。一旦发现且经核实确系舞弊、抄袭、作假等的作品,组委会将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和申报单位的评奖资格,并向所属单位进行通报,选手所在学校不得补报作品。
3.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资料,参赛选手须自行把握技术和商业内容的公开程度,如发生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之间的纠纷,由双方按法律程序解决。
4.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凡涉及参赛作品的相关资料,请参赛选手自行把握技术和商业内容的公开程度,参赛者与其作品中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之间的纠纷与组委会无关。
5.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可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三)赛程安排
1. 预赛遴选。由各各二级学院及校团委主办,遴选项目参加校级赛。
2. 市级遴选。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团委负责指导联系各地方职业院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本级预赛,原则上每个院校根据预赛成绩通过申报系统(https://www.zxbds.cn/)报送3个方向作品各1件(具体申报流程见附件1,账号密码见附件2)。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申报过程中,作品文本及附件中涉及到的学校、院系、指导教师等名称须打码隐去,作品及附件中的选手姓名需保留。
材料报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团委统一组织各有关院校通过系统导出将参加复赛作品、《作品申报书》(附件3)及《作品汇总表》(附件4)的电子版(Pdf盖章扫描版、Word版各一份),于8月5日前以邮件形式发送到大赛指定工作邮箱。
纸质材料寄送: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统一组织各有关院校通过系统导出将参加复赛作品、《作品申报书》各一式六份,《作品汇总表》3份并加盖相应公章,8月5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寄送至组委会办公室指定地点(漯河技师学院,地址:漯河市郾城区黄河路494号,邮编:462300),寄达时间以当地邮戳为准。(纸质打印采用70克A4纸)
3.省级复赛
复赛主要以文本方式进行评审,图纸、技术参数说明等为辅。按照复赛成绩于2021年8月上旬公布15件中职组作品、22件高职组作品进入国赛。
(四)奖励设置
技术革新类、创意设计类、管理创新类等3个竞赛方向在中职组共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在高职组共设特等奖2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
三、工作要求
各二级团总支及相关部门可结合学校发展情况和我校专业实践基地设置情况,积极动员、遴选、推荐优秀科创业项目参加市赛及相关活动。各学院要增强赛事品牌宣传意识,强化新媒体宣传,扩大赛事吸引力和影响力。各学院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探索校地“双创”合作模式等方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青年学生办实事,主动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共青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委员会
2021年7月28日